Cassification
01引言
电压的微小差异,可能是锂电池安全的关键信号。
在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锂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的核心。然而,锂电池在生产、组装和使用过程中,电芯电压的不一致性却是影响整体性能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安科瑞电气推出的AMC16Z-FD系列高精度电压监测装置,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为锂电池行业提供了精准可靠的电压监测解决方案。
02锂电池监测的挑战:从单个电芯到系统安全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从电芯化成、分容到模组组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电压进行精确监测。特别是电芯电压的微小差异,可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与安全性。
传统监测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不足、通道数量有限或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锂电池生产线对高质量控制的需求。
03产品系列:两种型号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AMC16Z-FD系列包含两款产品,各司其职,精准匹配不同监测场景:
AMC16Z-FD16:支持16路直流电压输入,测量精度达0.05级,可监测DC 5V、10V电压,专门针对电池电芯电压监测需求。
AMC16Z-FD8:支持8路直流电压输入,测量精度为0.1级,可监测DC 100V、200V电压,更适合电堆整体电压状态监测16。
04硬核性能:高精度测量与强大环境适应性
AMC16Z-FD系列在核心性能与环境适应性上表现出色:
测量精度高
AMC16Z-FD16的0.05级高精度测量能力,能够准确捕捉mV级电压变化,为电芯均衡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环境适应性强
工作温度范围-20℃~50℃,贮存温度-25℃~70℃,无惧寒冷户外或高温工业车间环境。
相对湿度≤93%(无凝露),海拔≤2500m,适配高海拔山区、潮湿沿海等特殊环境。
电磁兼容性优异
抗静电干扰达4级、抗射频电磁场辐射达3级,有效抵御工业现场复杂电磁干扰,避免数据失真。
05安全可靠:多重防护保障稳定运行
安科瑞AMC16Z-FD系列在安全性方面做了多重设计:
绝缘性能:所有端子与外壳导电件之间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Ω,有效避免漏电风险;
耐压能力:电压信号之间1kV 1min耐压,电源、通讯与电压信号之间2kV 1min耐压,泄露电流<2mA,无击穿、闪络现象;
防护等级:达到IP20,能有效防尘,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06实用设计:安装便捷与通讯灵活
AMC16Z-FD系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工业应用的便捷性:
安装方式
锂电池生产车间设备布局紧凑,对监测设备的安装方式要求灵活。AMC16Z-FD16 支持DIN35mm 导轨安装或底板式安装:导轨安装可直接固定在车间的标准电气导轨上,节省安装空间;底板式安装则可根据现场需求,固定在设备支架或墙体上,适配不同生产线的布局特点,无需对车间现有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
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定义清晰,区分“辅助电源"、“RS485通讯"、“电压输入"三大类,每路电压输入均标注正负端,避免接线错误。
便捷通讯与数据集成,助力智能化管理
AMC16Z-FD16 支持RS485 通讯接口与 Modbus-RTU 协议,可轻松接入锂电池生产车间的 MES 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或数据监控平台。
通过通讯功能,工程师可在监控中心实时查看 16 路电芯的电压数据,无需到现场逐个查看设备。此外,设备采用 CRC16 循环冗余校验,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无错误,为生产数据的可靠性提供双重保障。
07应用场景:多领域电压监测解决方案
AMC16Z-FD系列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锂电池生产领域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AMC16Z-FD16能够实时监测电芯电压,成为保障产品安全、稳定与品质的关键环节。
无论是电芯化成、分容阶段,还是模组组装后的性能检测,准确掌握每一路电芯电压数据,都能及时发现电压异常,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电池星堆行业
AMC16Z-FD8针对电池星堆行业设计,可覆盖星堆关键电压输入节点,为能源系统安全提供保障。
数据中心与工业应用
AMC16Z-FD8能够监测A+B双路直流出线8路的全电量参数,涵盖电压、电流、功率等关键数据。
无论是数据中心里众多服务器的电源监测与管理,还是工业生产中对复杂电力系统的精细把控,它都能较好胜任。
08为何选择AMC16Z-FD系列?
对于锂电池生产企业而言,选择监测设备不仅要关注性能,更要考虑其是否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痛点:
降本增效:16路通道设计减少设备数量,RS485通讯降低布线与人工巡检成本,提高监测效率
品质保障:0.05级高精度+抗干扰设计,确保电压数据准确,减少因数据失真导致的误判
灵活适配:多种安装方式+可调通讯参数,适配不同生产线布局与数据系统
安全可靠:高绝缘、高耐压性能,符合工业安全标准,避免电气故障影响生产。
09结语
安科瑞AMC16Z-FD系列电压监测装置,不仅是一款电压采集设备,更是锂电池智能制造体系中可靠的数据基石。无论您处于工艺升级、产线扩容还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它都将成为您提升产品一致性与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