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安装方便安科瑞ANET通讯管理机新能源发电监控 AIM1000V 双枪充电桩回路用双路直流绝缘监测 AIM双枪充电桩回路用双路直流绝缘监测 Acrel-3000WE高校电能节约管理系统 ARB6-A6工业电缆室弧光保护装置 ADL400N-CT/D10ADL400N-CT导轨式户储双向计量电表 AMC100-ZA智慧多回路配电监控装置 AEV300-AC007D-EU-01安科瑞欧标7kw汽车充电桩 ANSNP70-0.4/B工业中线安防保护器 APM5200.2s级精度电表 AWT200-HPLC智能无线通讯模块 ARD3-800嵌入式导轨电动机保护器 AGF-AE-D/200智能AgF防逆流监测装置 Acrel-3000WE高校电能管理系统 ARB6-A18ARB系列电缆室弧光保护装置 ADL400N-CT/D10ADL400N-CT户储双向计量电表
产品分类

Cassification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户储双向计量电表工作原理:如何实现电能“一表双测”?

户储双向计量电表工作原理:如何实现电能“一表双测”?

更新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35
   户储双向计量电表的出现,标志着电力计量技术的一次重要革新。通过实现电能的“一表双测”,不仅提高了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还促进了储能技术与电力市场的融合。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电表产品问世,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加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一、户储双向计量电表的基本概念
 
  它是一款同时能够对家庭用户的电能消耗(用电)和电能回馈(上网电)进行计量的电表。它不仅能够测量用户从电网获取的电能,还能够精确记录用户自家储能设备(如家庭光伏发电系统)储存的电能向电网的回馈量。这种双向计量功能使得电力公司能够准确掌握用户的用电和送电情况,确保结算的公正性。
 
  电能“一表双测”则意味着这款计量电表能够通过单一设备,完成对电网中电能流向的双向测量,即不仅能够监测用户从电网中消耗的电能,还能记录用户向电网返送的电能。
 

 

  二、工作原理
 
  户储双向计量电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能的双向流动特性。在传统的电表中,电流只会流向一个方向,电表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记录电能的消耗。然而,在有储能设备或者分布式发电设备(如太阳能电池板)的家庭中,电流可以双向流动。用户不仅从电网中取电,同时也可能把自发的电能送回电网,这就需要双向计量功能来完成准确的测量。
 
  1.电流检测与计量:
 
  双向电表内置了双重电流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分别测量电能流入和流出的电流。在用电过程中,电表会监测用户从电网取电的量;在用户自家发电并向电网返送电能时,电表会记录这些电流的反向流动。
 
  2.电能计算:
 
  电表内部有着高精度的电能计算单元。当电流流入电表时,电表将电能消耗(即用电量)计算出来;而当电流流出电表时(用户返电),电表则计算返送电能的量。所有数据通过电表内部的处理单元进行实时计算与记录。
 
  3.数据传输:
 
  双向计量电表通常具备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将实时计量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电力公司或相关电网管理平台。这些数据不仅用于电力的精确计量,还能为电力公司提供电网负荷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依据。
 
  三、电能“一表双测”的实现
 
  电能“一表双测”是指通过单一的电表设备,完成对用户用电和返电(储能或发电)的双向计量。其实现过程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技术手段:
 
  1.双向电流传感器:
 
  双向电表的关键在于其能够同时检测和记录电能流向的两个方向。采用先进的电流传感器技术,电表能准确区分电能是从电网流向用户,还是从用户返送至电网。通过传感器监测流入和流出的电流,电表能够实时、准确地记录用电和回馈电的数量。
 
  2.智能计量技术:
 
  采用智能化的计量芯片,能够在用电和返电的过程中进行精确计算,并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电力公司的计费系统。这种智能计量技术不仅提升了计量的精度,还能够实现远程抄表与故障诊断,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3.储能系统的融合:
 
  随着储能技术的成熟,家庭储能系统逐渐成为用户的设备。电表能够与储能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精确测量储能设备的充放电过程。当电网电价较高时,用户可以通过储能系统自行消耗电能,而当电价较低时,用户可以将自发电能储存,待电网价格合适时返送到电网。电表能够准确区分储能过程中的电能流动,并进行计量。
 
  4.双重计费与结算:
 
  电能“一表双测”实现了对用户电能流动的全面计量。电力公司可以依据用户从电网取电的量进行常规计费,而对于用户向电网返送电的电能,电力公司则根据电网管理政策给予补偿或计费。这种双重计费机制不仅促进了用户对新能源的使用,还推动了电力市场的良性发展。
微信扫一扫

邮箱:panli@email.acrel.cn

传真: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东盟路5号

Copyright © 2025 江苏安科瑞微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029731号-4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